有人說,性格決定命運。其實,真正決定命運的,我認為應該是人格!怎么這樣說呢?因為,缺乏人格魅力將影響家庭和企業,還會讓你一輩子活得很窩囊。與企業家打交道,尤其是見到一些民企老板,我就經常發現他們具有雙重人格,或稱二元化人格。
  他們接受了很多現代化企業管理的理念,認同國際公認的企業運作原則,在公開正式的場合,個個都能侃侃而談,甚或長篇大論,言語之中不乏經典名言,觀念也十分前衛;但是,在日常工作中,他們卻會流露出自身思想最深處的那種劣根性意識——包括家族意識、人治意識、專斷意識、地緣意識和封建意識等。
  我所提及的人格,是指人的性格、氣質、能力等特征皮件的總和;言說的魅力,則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。
  明確了這一界定,再來比照有些中國民營企業的老板,其人格之所以沒有魅力,我認為是因為其言行存在著如下“十大障礙”:
  1、決策草率,心血來潮,朝令夕改;
  2、小富即安,小農心態;
  3、專橫跋扈,惟我獨尊;
  5、缺乏自律性;
  4、心胸狹隘,度量小;
  6、名利心重,一切榮譽歸自己;
  7、投機心態強,缺乏長遠戰略考慮;
  8、急功近利,行為浮躁;
  9、不講信用;
  10、不尊重他人的思想和人格。
  何以如此?舉個我眾多經歷中的事例說明。有一次,某公司的質量經理前來請示:“過期的食品如何刻字處理?”老板看都不看便指責起來:“笨啊,不知道重打一個日期換個包裝嗎?”言下之意,是不做回收處理,換一個包裝瞞天過海,把過期食品當新鮮食品繼續銷售。經理不免擔心:“這樣會影響品牌信譽,而且吃了變質食品難免會鬧出問題來啊。”誰知,老板竟反問:“誰不是這么干,否則,虧本了誰替我買單?”
  無獨有偶,有位民企的財務經理問老板:“根據合同,這個月要給供應商支付貨款……”話音未落,老板竟暴跳如雷:“你就會吃里扒外,不知道挑個毛病,找個理由拖他一個月嗎?”每每遇到利益沖突的時候,那些平時充斥老板口中的質量、信譽、品牌等“美麗”詞語皆消失得無影無蹤,剩下的盡是些原形畢露的自私自利表現了。
  ……
  如此事例,俯拾即是。究其根源,我以為:民企老板的這種人格缺陷,無外乎由其自身修養與特定生存環境所造成。反觀西方社會,經過幾百年的歷練,形成了現代的企業家文化。而中國的民營企業老板,則由于時間和環境因素,大部分來自手工皮件農村,或長年生活在市井環境,即便出生于上流社會,也受盡市儈文化的熏陶,生存環境和傳統意識導致他們思維狹獈、封閉、盲目自大、不思進取。
  直面堅硬的中國民企“十大障礙”,該怎么穿越?我想到2000多年前《禮記。大學》提出的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之著名理論——“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”古人尚知,治大國若如烹小鮮。而21世紀的企業家,當與政治家一樣,畢竟人格決定了你的企業到底能做多大、能走多遠。
  鑒此,我忠言一句:中國民企老板,請將修身養性放在首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朵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